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调查征集 > 关于征求《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关于征求《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来源:池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开始时间:2023-04-11 10:20 结束时间:2023-05-10 10:20 状态:已经结束
  • 征集公告
  • 我要留言
  • 查看留言列表
  • 征集结果

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市发展改革委依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编制形成《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集时间:

2023年4月11日至2023年5月10日。

二、征集渠道:

(一)网站留言:此页面“我要留言”版块进行留言。

(二)书面信件。邮寄地址:池州市长江南路398号波斯曼大厦1412室,邮编:237000;

(三)电子信件。发送至电子邮箱:zhk2819252@163.com;

(四)联系电话:0566-2819252。

来信请注明“《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等字样及来信人姓名、联系方式,真诚欢迎您为池州市本级政府投资管理提出宝贵建议!

三、起草说明

为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城产业发展、服务提升和人口集聚良性互动,建成宜居宜业、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县城,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形成《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将相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依据

2023年3月13日,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根据市政府领导要求,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池州市《实施方案》研究起草工作。

(二)起草过程

为做好《实施方案》起草工作,3月28日,我委组织召开研究起草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工作会议,会同各县区发展改革委,正式启动《实施方案》起草工作。4月6日,形成《实施方案》初稿。4月7日,市政府副市长胡军保围绕《实施方案》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11家单位对实施方案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同时向各县区发展改革委发出征求意见建议,经合理吸纳各单位修改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主要是明确《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二部分是分类引导县城和城镇化体系发展,包括支持东至县打造现代滨江城市、支持石台县打造特色精致慢城、支持青阳县打造市域副中心城市、支持贵池区重点镇建设等4方面内容。第三部分是“一县一策”支持县域城镇化建设,围绕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档升级市政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强化人文和生态功能支撑等5个方面,细化3个县城的发展路径和支持举措。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完善监测评估等3方面内容。

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365体育: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集约高效、分类推进、重点突破、绿色低碳、稳妥有序的原则,分类引导东至、石台、青阳县城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城产业发展、服务提升和人口集聚良性互动,完善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加快重点镇和特色城镇建设,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建成宜居宜业、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县城,为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推动池州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县城集聚人口和产业的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县城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县域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市政设施基本完备,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功能品质活力明显提升。

到2035年,县城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县域城镇化率提高到63%以上,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的现代县城。

二、科学优化功能定位,分类引导县城和城镇体系发展

(一)支持东至县打造现代滨江城市。深入推进尧东一体化,加快舜城新区、火车站站前区、滨湖新区连片发展,促进城市新区建设与老城区有机更新并重,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形成尧东(尧城、舜城、菊城)一体、两翼(东至经开区、大渡口经开区)齐飞、多点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城市,到2025年,县城常住人口达11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分类引导重点镇建设,支持尧渡镇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加快退城进园和城市更新,加速县城品质提升和功能配套提档,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力提升首位度,同时支持舜城新区以高端服务业、文旅产业为优先发展方向,创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全力打造宜业宜游的综合性城市新区;支持东流镇依托人文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坚持工业、旅游双轮驱动,现代、传统相得益彰,以县城区建设标准,统筹好镇城区、园区、港区、景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一体规划,建设农业大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支持大渡口镇借势“一江两岸、拥江发展”,主动迎接安庆辐射,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滨江小城市,并积极向胜利镇辐射延伸,建好东至“北门户”;支持香隅镇围绕服务东至经开区专业化工园区发展,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打造现代化工新城和经济发达镇,打响“皖江南岸第一镇”品牌;支持龙泉镇发挥县域南部门户区位优势,加大与江西鄱阳县联动发展力度,做强传统商贸业,打造南部山区经济发达镇、省际有影响力的边界镇;支持花园乡发挥生态优势,挖掘山水人文资源潜力,整合省级生态村、紫石塔等重要生态动植物保护区资源,以及千年古徽道、匈奴部落、传统村落等众多生态人文景点,全域示范打造茶旅风情小镇。

(二)支持石台县打造特色精致慢城。突出“精致特色县城”核心理念,优化县城空间布局和形态,加快老城区有机更新,推进东部新区、醉山野景区联动发展,促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人居环境品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山水绕城、组团布局、宜居宜游、一主一次两片区”的发展格局,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游宜居、产城融合的皖南山区特色生态旅游县城,到2025年,县城常住人口达8.5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分类引导重点镇建设,支持仁里镇加快县城品质提升和功能配套提档,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完善交通路网基础设施,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鸿凌产业园、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等提档升级;支持小河镇以稳产能、保交通为重点,加快生态工业提质增效,做精钙基新材料产业,打造工业重镇;支持七都镇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商贸集聚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打造商贸强镇;支持仙寓镇做大富硒产业、做优康养产业,全力服务石台抽水蓄能项目建设,丰富旅游业态,整治人居环境,打造文旅名镇;支持丁香镇以强产业、稳结构为重点,做深香榧、西洋参等特色产业,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强镇。

(三)支持青阳县打造市域副中心城市。抓住特色小城市试点契机,着力培育产业特色鲜明、设施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治理体系健全的现代化小城市,推动城市发展由封闭小区域格局向开放大区域格局转变,将青阳县打造成与池州中心城市一体发展的副中心城市和特色鲜明的池州市产业副中心,到2025年,县城常住人口达1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分类引导重点镇建设,支持蓉城镇高水平推进高铁新区连片开发建设,强化南部新城商业和文化功能,重点发展旅游、商贸、会展经济,完善县城“城市会客厅”功能,打造多功能、复合型现代城市新区;支持丁桥镇加快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等细分产业,推动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支持木镇镇加快高端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打造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主阵地;支持朱备镇、庙前镇、杜村乡、陵阳镇等环九华山乡镇,与九华山一体规划、一体建设,构建“县山一张图”,畅通“莲花峰-九子岩-翠峰-阳山”旅游观光循环线路,构建以九华山为核心,以环线景点为支撑,以城市游憩区、特色小镇、和美乡村为基础的“景城山”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支持贵池区重点镇建设。支持乌沙镇全面推行乌沙船舶工业基地市场化、公司化运营管理模式,加快发展临港经济,构建绿色智能船舶新型产业链,建设全国最大的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制造集聚区;支持牛头山镇对标园镇一体、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提升发展商务服务、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综合承载力,高标准打造西部产业新城和现代服务重镇;支持殷汇镇以秋浦港区公用码头建设为契机,加快集镇更新和空间优化,提速发展商贸、仓储、物流业,高质量打造综合性枢纽中心和商贸重镇;支持梅街镇、棠溪镇建设矿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加快矿业经济转型升级,建成中建材新材料暨港廊一体化等项目,打造全国重要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

三、明确发展重点,“一县一策”支持县域城镇化建设

(一)东至县

1.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1)分类推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推进广信农化、华尔泰、天赐等龙头企业向精深发展,支持布局建设广信TDI新材料一体化、硝基新材料一体化、锂电新材料等一批产业项目,打造化学新材料产业链、硝基产业链、锂电新材料产业链3个百亿级产业链,到2025年,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40亿元,东至经开区经营(销售)收入达到27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60亿元,打造新型现代化工园区、力争创成省级高新区。支持大渡口经开区主动迎接安庆产业辐射,引进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产业链龙头企业,到2025年经营(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60亿元、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2)夯实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功能,支持发展食用菌、鳜鱼、茶叶、粮油、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业,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到2025年绿色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亿元。(3)支持东至县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国家有机毒物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至分中心”、东至经开区建立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院、大渡口开发区建立绿色食品学院,推动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分别建立至少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开放共享的共性技术研究院,每年培育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10%以上,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4)支持打造1个省级特色商业街,争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建成运营韵达安徽(东至)快递电商总部基地,推进物流项目建设,打造皖西南综合物流集散中心和长三角区域性物流节点。(5)鼓励实施新时代“东至英才计划”,每年新引进博士及副高级以上高层次人才8人、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个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100人以上。

2.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6)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持加快推进池九铁路、宿望宣城际铁路、六安景铁路前期工作,开工建设东至至石台高速、东至至鄱阳高速公路安徽段,加快G206大渡口至东流段一级公路改建、G236殷汇至查桥(东至段)、G318牛头山至大渡口段(东至段)等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县乡公路提质改造、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改造、自然村通硬化路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等,到2025年,力争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达到65%。(7)加快建设现代水网,支持谋划实施水系连通、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推进尧渡河、黄湓河、龙泉河系统治理,实施中小水库除险加固、洪沟治理、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杨墩排涝站拆除重建等工程,大力推动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8)支持打造绿色能源供应基地,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发电,稳妥推进风力发电,加快通威黄泥湖光伏、东至红旗岭等风电场项目建设,持续做好吉阳核电厂址保护工作,实施管道天然气利用工程,建成大渡口-东流、东流-香隅支线管网。(9)支持加快推进5G网络规划布局和基站建设,逐步推动千兆光网普遍覆盖,稳步推动5G等新型基础设施在农村布局,到2025年全县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85%。

3.加快推进县城市政设施提档升级。(10)推广生命线工程“合肥模式”,实施县城防洪提升工程,支持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完成尧渡老河生态补水工程,持续推进污水提质增效行动,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统筹提升城乡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能力。(11)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实施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到2025年,全面建成县城生命线安全工程,新建及改造提升市政道路15公里,新改建污水管网16公里,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天,更新改造老化燃气管道36公里、供排水管道31公里,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95个、棚户区改造2420套,新增充电桩150个、城市停车位3100个(其中城市公共停车泊位430个)。(12)以“城市大脑”为载体,继续保持“2022365体育:领军智慧县级城市”优势,强基础、重应用、育产业,拓展“建设数字政府、发展数字经济、增强数字治理、提高公共服务”四大板块,谋划智慧县城项目,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变,不断优化数字政府运行效能、创新数字社会治理,推动数字产业蓬勃发展。

4.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13)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推动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年均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以上,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14)支持公办幼儿园建设,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建成敬慈小学附属幼儿园、大渡口镇新城幼儿园、舜城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等。优化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大力培养技能人才,提升池州工业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加快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到2025年,全县普惠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15)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和重点学科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标准,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支持东至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到2025年,至少建设1个传染病独立病区,每千人口床位数提高到6.9张左右,建成紧密型医共体1个、医共体中心药房1个。(16)支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多层次社会化养老服务,打造一批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建立健全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扩大城乡低保覆盖范围,到2025年,新增托位数1350个、建成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4个、县(区域)级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机构建有率达到100%、村级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邻里互助点)覆盖率不低于50%。(17)开展快乐健身行动,鼓励承办各类体育竞赛和群众性健身活动,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建成1座综合性中型体育场馆,建设3个全民健身中心、2个体育公园(含1个口袋体育公园),20公里健身步道,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

5.强化人文和生态功能支撑。(18)大力弘扬尧舜文化、陶工文化、周氏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历史建筑全域普查认定,加大文南词、东至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支持尧渡老街、东流老街争创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推进华龙洞遗址公园、非遗综合展厅建设,积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到2025年,建成东至革命历史纪念馆,完成东至县烈士陵园改扩建,县级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图书馆并积极向一级提升,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评估标准,县级以上(含县级)文明村占比达到60%、文明镇占比达到75%。(19)支持创建国家(省)园林城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实施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到2025年,新增、改造提升绿地面积48万平方米,新增街头绿地(游园)3个,绿道建设12公里,星级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新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00%,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开工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20)启动实施碳达峰行动,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东至马蹄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支持东至经开区和大渡口经开区循环化改造,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21)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围绕“五控”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化管控,完善秸秆禁烧工作机制体制,定期巡查监测国、省控断面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深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5%,“十四五”期间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市控目标。

(二)石台县

1.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22)支持实施“十大工程”,布局建设以文旅康养、富硒功能食品产业为主、新能源和智能制造产业为辅的绿色产业体系,推进石台旅游综合体、牯牛降5A景区创建、仙寓山景区基础设施提升、硒世仙源·康养美学度假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2-3个省级健康养老服务、文化旅游集聚示范区。支持与祁门县、黟县等周边县城协调对接,与西递宏村、牯牛降等景区景点串联,共同谋划精品特色乡村旅游路线,打造皖南山水自驾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25年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23)支持打造全国富硒产业发展先导区,围绕富硒茶、米、水、林果、蔬菜和特色养殖,培育“一区三中心九园五带”,建成安徽省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集中展示(生态硒都会客厅)和仓储贸易(智慧农业综合体)“三大中心”,到2025年,硒泉产业产量达200万吨、综合产值达40亿元。(24)加强石台抽水蓄能电站、小河及雾脊坡风电等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加快构建“水风光储”新能源产业体系。(25)推进智能仪表产业发展,打造数字化物联网设备制造和系统研发基地。突出园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作用,培优扶强鸿凌产业园、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和8个乡村振兴创业园,优先支持园区内企业申报各级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环保治理等专项资金,鼓励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外溢,探索飞地建设。(26)支持围绕石台经济开发区发展需求,推进大演硒茶、石台慢庄、富硒氧吧等省级特色小镇及石台县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打造精致特色县域商贸中心。

2.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7)构建内联外通交通网络,加快推动宿宣城际、池九铁路石台段、宣城至东至高速公路、G530石台至查桥段公路升级改造、S358青阳至红石段公路升级改造、S473源头至洪方公路等项目谋划建设,推进石台通用机场、石台非金属矿铁路专用线建设。发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效应,畅通农村“最后一公里”,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建制村通双车道、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及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28)巩固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秋浦河流域石台段、黄湓河、清溪河等河道治理,加快实施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一批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升级工程,高标准建设乡镇集中供水厂,落实长效管护机制。(29)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布局,全力推进石台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建成华能石台小河风电场项目,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提升,实施天然气“镇镇通”工程,加速石台县能源结构调整,实现整县绿电供应。(30)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推动通信网络设施IPv6升级,加快千兆宽带网络向农村延伸,实现全县通信信号和宽带全覆盖。

3.加快推进县城市政设施提档升级。(31)大力实施县城市政基础设施补短工程,持续推进污水提质增效行动,强化全域路网、水厂、污水管网、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老旧空间治理和老旧小区改造,支持推进精致县城项目建设,实施马鞍山公园和金钱山公园提升工程,实施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到2025年,全面建成县城生命线安全工程,新建及改造提升市政道路14公里,新改建污水管网13.2公里,更新改造老化燃气管道6公里、供排水管道14公里,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6个、棚户区改造513套,新增公共停车位600个、充电桩900个。(32)进一步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平台”作用,探索数字城市运行管理新模式,构建交通拥堵指挥、人员聚集疏散、智慧环保、社区治理场景,推动县城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4.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33)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推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培育1-2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年均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人以上,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0.4万人左右。(34)支持构建以普及型、普惠性为主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普惠型民办幼儿园发展,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完善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到2025年,全县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9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8%。(35)支持县级医院资源整合,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健康领域,支持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建成一批市级专科,到2025年,至少建设1个传染病独立病区,巩固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标准,力争县中医院达到二级中医院标准,每千人口床位数提高到6.8张左右,建成紧密型医共体1个、医共体中心药房1个。(36)推进矶滩乡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支持引进知名专业医养机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农村养老机构和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到2025年,力争建成5个健康养老集聚区、所有街道建成1个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村级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邻里互助点)覆盖率不低于50%。(37)加快公办托幼一体化机构建设,完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支持家庭互助式托育服务,推广线上托育、早教等创新模式,到2025年,新增托位数180个,建成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3个。(38)规范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动态调整低保标准,全面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到2025年,县(区域)级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机构建有率达到100%。(39)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支持举办仙寓山登山节、秋浦河龙舟赛等富有地域特色的赛事活动,打造群众体育活动品牌和长三角及全国知名体育赛事品牌,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到2025年,建成4个公共体育场、3个体育馆、1个体育公园,20公里健身步道。

5.强化人文和生态功能支撑。(40)支持完善“三馆一站一室”建设,搭建非遗传承平台,推动皖南红军总医院复建工程等革命文保项目建设,抓好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徽文化等特色文化宣传,常态化开展目连戏、石台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创作展,到2025年,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达到二级评估标准,推进石埭记忆博物馆项目建设。(41)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县级以上(含县级)文明村镇占比达到95%以上。(42)推进全方位“零碳”建设,打造“双碳”示范县十大重点应用示范场景,依托抽水蓄能有效整合光伏、风电、水力等电源单元,打造风光储充耦合电网。建立零碳乡村生态资源数据库,鼓励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探索。(43)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鼓励实施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到2025年,新增、改造提升绿地面积14万平方米,新增街头绿地(游园)3个,绿道建设8公里,星级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要求。(44)推广石灰石产业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应用,加大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设以石灰石转型为重点的绿色矿山。(45)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国、省控断面定期水质监测和污染隐患排查,推进农村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保持秋浦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稳定,到2025年,秋浦河流域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优良比例保持100%,县域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6%。坚持以固废管理为核心,持续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涉镉企业排查整治,消除农用地土壤污染环境风险,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

(三)青阳县

1.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46)支持依托宝镁轻合金等骨干企业,重点打造“365体育:镁都”和高端钙基新材料、现代机电装备两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鼓励镁铝有色金属压铸类项目落户建设,支持青阳经济开发区以宝镁轻合金项目为龙头,参与产业链跨区域合作和布局协同,与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联动发展,推动镁铝新材料下游深加工企业集聚,形成多层次、组团式发展格局,加快打造省级轻合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培育形成镁铝轻合金200亿级产业集群。支持乔木、酉华联合做优高端钙基新材料产业,打造国家非金属新材料基地。支持青阳县机电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推动“元件—器件—组件—成套装备”路径升级,力争到2025年产值突破150亿元。(47)支持与九华山风景区共建“大九华”,实现“景、城、山”一体发展,高标准打造东九华国家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48)支持发展黄精、茶叶、特种水产、皖南土鸡等特色农产品,布局建设九华黄精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九华黄精”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力争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建成省级长三角高质量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4个以上。(49)大力培育“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青阳机械基础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承接创新资源能力提升,支持与安徽工业大学共建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研究院,推动青阳经开区建成至少1个开放共享的共性技术研究院和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创建省级高新区,力争到2025年,园区经营(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70亿元。(50)推动产业平台配套功能提升,规划建设池黄高铁站旅游集散中心,改造提升现有商业街区,推进芙蓉湖特色文化旅游购物美食街、青阳县商贸物流园区、童埠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形成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的县域商贸中心。

2.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51)加快构建县域综合交通体系,支持推动池黄高铁通车运营,支持S358青阳至红石公路青阳段全线贯通,合池城际铁路、S40宁国至枞阳(池州段)、S219青阳蛤蟆岭至石台六都改建工程开工建设,池宣高铁、S36东宣高速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打造皖南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融入合肥“1小时”都市圈、长三角“2小时”经济圈。改善农村公路路网质量,加快“四好农村路”和“村组通”建设,推动农村公路联网成环,申创“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52)加快建设现代水网,支持实施青通河流域综合整治、防洪治理工程、水库及河堤加固工程和泵站改造工程等,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系统。(53)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支持推进太阳能光伏、风能示范推广应用,实施渔(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分散式风电项目,推动实现城乡天然气管网全覆盖。(54)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布局,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等传统基础设施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实现县域5G网络全覆盖。

3.加快推进县城市政设施提档升级。(55)大力实施县城市政基础设施补短工程,持续推进污水提质增效行动,实施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到2025年,全面建成县城生命线安全工程,新建及改造提升市政道路6公里,新改建污水管网9公里,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天,更新改造老化燃气管道9公里、供排水管道19公里,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60个、棚户区改造8.17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位3000个、充电桩50个。(56)坚持数字赋能,对城市“规、建、运、管、维”进行全周期、闭环式管控。改造建设信息系统,部署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智慧燃气等感知终端,建设智慧公安、智慧消防、智慧停车场、智慧书吧等若干标志性应用场景。全面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依托池州市“城市大脑”平台开发特色应用,提升城市整体运行管理、决策辅助和应急处置能力。

4.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57)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支持新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年均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以上。(58)巩固提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成果,支持构建以公办园为示范、公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体系,破解城区公办园入园难问题。优化整合农村初中资源,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推进县职教中心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创建优质中职示范学校,到2025年,普惠幼儿园覆盖率稳定在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8.92%。(59)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推进县级综合医院提标改造及县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到2025年,至少建设1个传染病独立病区,至少1家县级公立医院达到三级医疗服务水平,每千人口床位数提高到6.7张左右,建成紧密型医共体2个、医共体中心药房2个。(60)实施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县托幼中心项目建设,到2025年,村级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邻里互助点)覆盖率不低于50%,新增托位数590个,建成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3个,县(区域)级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机构建有率达到100%。(61)完善全民健身体育设施,支持举办陵阳锅子百家宴、万人徒步大会、马拉松自行车赛等旅游品牌活动和体育运动赛事,持续提升文体对外传播力,到2025年,建设3个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20公里健身步道。

5.强化人文和生态功能支撑。(62)鼓励实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发展工程,规划建设青阳县非遗展示馆、青阳农民画传承基地、青阳县民俗文创园等非遗展示平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基地建设,到2025年,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等达到二级以上评估标准。(63)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县级以上(含县级)文明村占比达到60%、文明镇占比达到75%。(64)支持构建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综合性公园、口袋公园等,加强城市生态空间修护,到2025年,新增、改造提升绿地面积26万平方米,新增街头绿地(游园)4个,绿道建设7公里。(65)推进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积极创建“无废城市”,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全覆盖,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到2025年,星级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开工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新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00%,高水平创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66)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到202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内,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全部达到Ⅲ类,流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保持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全面消除城市和农村黑臭水体,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细化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按照清单化闭环式要求,市有关单位按照工作职能,切实做好政策保障和业务指导工作。各县政府要担负起主体责任,细化年度工作任务、具体举措、责任分工,确保在落实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工作中拥有坚实的组织保障,保障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二)健全推进机制。按照“一县一策”要求,指导各县科学编制和完善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精准补齐短板弱项,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科学谋划储备建设项目,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每年滚动实施一批县城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建设项目,实施城市片区更新开发。实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备案管理,建立市、县两级县城建设重点项目库,强化项目调度、检查指导和监测评估。

(三)完善监测评估。强化日常监测和督导,跟踪和监督检查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完善统计工作,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加强宣传引导,总结推广试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推动督查调度制度化,重点督促检查工作落实、责任落实情况。健全总结评估、方案评估等机制,强化评估结果运用,指导县城城市设计和建设。

看不清?换一张
当前征集已结束,无法提交留言

网友留言

结果反馈

池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3年4月11日至2023年5月10日,按照有关规定在池州市人民政府和池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上发布《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同步开通平台留言、书面信件、电子邮件、电话来访等征集渠道。截止2023年5月10日,未收到相关反馈意见。

2023年5月17日

提示
征集已结束,感谢您的关注!
关闭×